简介:近几年,雾霾治理成效有目共睹,“煤改气”、“煤改电”等更加清洁的取暖方式在减少冬季大气污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注意到,在这背后,是中央财政数百亿元的投入和地方政府接近3倍的补贴加成。2017、2018、2019年,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先后确定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三批43个试点城市,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51亿元。
通过大量财政资金扶持的“煤改电”清洁供暖改造项目,其采用的简单的设备补贴及运行成本补贴的方式虽在短时间内取到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注意到,双重补贴补贴方向属性的差异性及获得补贴主体的特性,使得整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了一定的隐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目前高寒地区的煤改电项目多为直接电采暖、蓄热电采暖、空气源热泵采暖等,其运行费用居高不下,远远大于常规的燃煤采暖运行成本,此种情况下运行补贴的不可持续性易导致返煤现象的产生。
2、项目主体用户不可控制性。通过政府购置补贴的相关清洁采暖设备由于运行成本较高,部分地区不被用户认可及接受,相关设备经用户转手后大量流入二手旧货交易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综上所述,值此清洁供暖补贴扶持退坡之际,在总结先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宜寻取政策优化、技术解决方案优化及运行模式优化。如此,方能实现清洁供暖项目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基于以上项目背景及发展特点,补贴退坡后的清洁供暖配套模式应具有如下特点:
1、使用性能稳定、寿命长久可保证清洁功能基础功能实现;
2、初始投资适中可接受提供了市场化运营可能性;
3、运行成本低为市场化运营核心经济评价参数,同时可有效降低补贴退坡后返煤复燃比率;
4、适用范围广保证了市场化运营的市场容量及地域需求,同时为多种商业模式(EMC、BOT、BOO、PPP等)提供了可能;
5、节能环保,在保证清洁供暖基础功能可实现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能耗(主要是由煤燃烧产生的电能),达到零污染、零排放之目的;
6、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就地消纳。
基于以上技术、行业市场需求,本项目立足超低运行成本清洁供暖系统理念,研制开发了光/地源耦合热泵清洁供暖系统。